最近入手一部解碼,IFI Micro iDSD,十分喜欢。在此同大家分享下。
IFI 是 AMR 子公司。(以我理解) IFI 產品有兩個系列, micro 及nano, 前者較高級,体积大點,貴點。產品种類有dac, psu, phono, ddc, buffer...etc, 價钱由千多港幣起至二千多,最貴是我剛入手的Micro iDSD, 約四千(我首批特價3xxx)。主打CAS 入門市場。低價CAS週邊產品一向由電腦品牌主導,HI FI 背景的IFI以优秀音質打破局面。
我購入Miccro iDSD前幾個月, 先後買入iUSB, Gemini 双頭USB線及ilink DDC, 每件千多元, 質素很高, 配合Chord Hugo/Squeezebox使用, 為聲音帶來明顯改善。(另文詳談)
(Squeezebox Touch 以USB輸出, 先接駁iUSB psu 清洗USB訊號, 以Gemini 2 出一USB線經iLINK 作DDC轉換, 最後以SPDIF同軸線進入Chord Hugo 作D to A解碼)
最新解碼業內支援最強
IFI 的Micro系列, 之前巳經推出過一個解碼叫 iDAC, 可最高支援24/192, 2k左右, 據聞聲音相當唔錯。之後IFI再推出更平價的NANO系列, 內有支援 DSD解碼的 Nano iDSD DAC, 價錢更只需千三四港元!!
Micro iDSD 是IFI最新解码,內置headphone amp, 電池驅動,可以出街用。如以手提電話作player(需安裝USB player apps), 以OTG USB cable 輸出到Micro iDSD, 已經可以聽歌,適合上班用。(配合我的LG G Flex, Grado 325iS耳筒, 效果極佳, 見下文) 解碼晶片是BB 2x dac chips, 可解8x DSD, 2xDXD, 對應市面上所有制式, 强勁。
我初初無意買。但上代理買ilink時多口落訂,不久後通知有貨,更有特惠價,就如此無心插柳的情形下就買iDSD了。
(IFI Micro IDSD 包裝盒内配件)
推headphone表現
我在辦公室以iDSD推Grado SR325is, 訊源是android phone 行USB Audio Player pro(已升級可播DSD)出Digital signal經OTG 線連接 iDSD.
聽得不亦樂乎。
我的現役DAC, Chord Hugo, 聲音中性,各hifi原素皆高於iDSD。如此戰果實屬正常, 因為價钱差太遠。 但我以我的LG g flex行USB Audio Player Pro入iDSD推grado 325,聲音温潤甜美,水份充足,竟然毒性甚高。人聲甜美濕潤, 熱鬧punchy的pop and jazz皆有極高可聽性,我十分意外,其音樂魅力/樂趣不比家中耳筒组合低很多。不過,分析力,音場,等等,當然跳不出headphone 極限。
總之, iDSD在上述類形音樂中表現甚為討好,六千多元的予隨身组合在今天不算高級,但iDSD 夾Grado的表現,我想不到要花更多錢買更高級的組合的需要。
接駁家中兩聲道的表現
真正震撼的地方是iDSD接駁家中兩聲道的表現。在比較下Hugo全勝iDSD,不論分析力,力水,空間還原力,高低伸延,密度,質感,透明度.....等各方面, iDSD都輸得不小。
但你一聽IDSD, 就會被它的感情吸引。一播Beyond, 就是對味。
iDSD在,分析力,力水,空間還原力,高低伸延,密度,質感,透明度.....等各方面真的不濟嗎?
不比較下, iDSD 一點也不差。甚至說,比我用過的Northstar USB32 更合我口味,有一點Lavry DA11的風格,但IDSD可能高清一點,DA11則權威淡定一些。
而這只是iDSD新開箱的表現。
待IDSD熟化多點,我再同大家分享。
使用上的問題(難免又同Hugo比較)
兩機都是以隨身機種。便攜性而言, hugo佔優,iDSD太長。
充電後續航能力,我無詳細計過,但七,八個鈡,應該ok.
論操作,兩機都不難使用。但hugo的缺點是開關製太細, 相反 iDSD 用大型(半吋)旋轉開關(同時係volumn),帶手套都用到。
而日常使用上,Micro iDSD不及Hugo user friendly。
1) 電源
舉例説說充电的方法,這一方面hugo出色太多。hugo同IDSD一樣以內置鋰電運作。要運作就必需先充電。Hugo方法是設一DC輸入,小小插牆火牛(变壓器)以DC電線連接Hugo即可充電。在家作兩聲道解碼時,可長插此火牛,Hugo有充足電力時會截電。電力下降時又會自行啓動充電。基本上係plug and play, 不用再理會。IDSD 則明顯地不及Hugo好用。IDSD要靠機背的USB socket充電,此socket兼任USB Signal輸入。我多次使用此USB Socket駁PC(CAS source)作解碼時,竟然不能存播放同時供電, iDSD於電力耗盡之後就關機, 不會一面充電一面播放。即是如打算明天用CAS聽歌,早一晚就要為iDSD先充電。。。。。而IFI不附送充電機。你要為iDSD充電,要用附送的USB線駁手提電話充電機充電。由於我家hifi櫃那一面没有剩余插座插手提電話充電機 (亦不想),每次充電,我都需要將連接iDSD的所有接線拔除,將iDSD移至客廳另一面充電。極之麻煩。最後, 我定製了一個設有USB socket 的LPS(線性供電)專比iDSD充電,解決問題。(我相信IDSD其實主要是作隨身聽應用,這些不便無法避免)
2) 接駁
接駁而言,hugo共有四组輸入。但插座孔全部太细,特别是rca 輸出插座,我只有一對IC線用到。相反iDSD沒有細孔插座問題, 但只得一個同軸及一個USB輸入。USB入要用OTG線(一端係USB female 插頭),或以adaptor 接駁普通USB線, 音質大打節扣。
而hugo的 spdif輸入可對應DSD signal. 我可以用ifi ilink DDC轉換來自CAS/Squeezebox 的 USB signal 到 spdif signal(維持native DSD signal)給 Hugo的SDPIF輸入(比USB輸入好聲) 。相反,要播DSD, ifi. Micro IDSD就只有USB input先可以對應到。於是乎,IDSD 用不著ilink DDC 帶来的好處。
後話
最後,我賣了我的Hugo
不是Hugo不好,基本上Hugo各方面都比IDSD 好。但IDSD 给我一樣高的音樂享受。我用IDSD聽pop, jazz, 反而更有感情更投入! IDSD,就是如此令我歡喜。
(旋鈕式開關。耳筒輸出孔。)
(IDSD的USB /SPDIF input)
( 機底。)
(各式filter, power mode(for headphone)polarity 調校)
(這個是差电輸出。。。。IDSD可當流動充電器供電予你的流動器材。)
留言列表